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

太平洋在线 192 4

这是太平洋xg111熊猫贝贝的太平洋在线太平洋在线手机版第882篇原创文章微观经济新闻资讯

经济社会和大环境微观经济新闻资讯,经济思维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认知和行动,所有在经济维度发生的事件和变化,都会对其中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个人财富和股市关联群体,基本上每一次复盘,都习惯性会去寻找宏观层面的一些经济动向,更高维度,更深层次的信息披露,来对股市行情变化,进行解读,对照,关联。

其实对于楼市,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经济社会,经济动向牵动一切,只要和金钱,财富,价值,市场关联的重要变化和事件,绝对是备受瞩目,吸引关注的。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时间长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思维误区,陷入惯性逻辑:任何的行情,都指望通过经济大环境的动向来得到因果关联,但是对于深层次的本质,缺常常被忽视。

结果呢?就出现了云里雾里春秋笔法的解释,各种自圆其说,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解释,大行其道,任何经济环境中的动向,只要股市涨了,那就会被解读成利好,只要股市跌了,就算明明是利好的信号,都会被解读成为“阴谋论”。

是不是很真实?

当然,这也是很多野鸡经济学渣,特别是没有在市场中真金白银利益关联的各路山炮,最喜欢的表达方式,自圆其说嘛,黑的白的都是我说,猜对了就是我厉害,猜错了我还能解释……

经济逻辑,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种荒谬的认知和言论,有什么现实参加价值可言?

2022年开年,决定全球经济关键走向的中美两个大国,在资本市场,经济环境,还有货币价值等等领域,出现了很多“异象”。

美国加速收紧,中国拼命宽松,结果人民币走强,美元持续走弱?

美国虽然开启了QE的反向操作TAPER,加息的预期管理信号强烈,但是在依然宽松的环境之中,出现了核心资产美股市场的大跌微观经济新闻资讯

中国央行降息、降准,股市却一再暴跌,而核心资产房地产的交易市场,对应的反馈,也不甚积极,除了几个供需挤压头部城市,成交量有了一定回暖,从全国来看,房价持续下行的压力和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

……当然,这些和原本长期以来经济,政策,市场历史表现完全不一样的异象,或许只是刚刚出现,但是按照中国古典智慧思维来看:“每逢乱世必有异象”。

用现代社会的语境来看,乱世不就是对应着经济环境中风险爆发的意思么?

用行情倒推表现,那必然会一叶障目,自我麻醉,所以这篇文章,从现象去挖掘本质,基于2022年开年以来不长的时间里面,在中美两国经济维度发生的不同寻常异象表现,对可能到来的风险,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研究,预判。

内容硬核,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网易或者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网络

1美国的经济异象根源并不复杂:曾经坚挺的美元信用,受到质疑

整个2021年,人民币汇率就相当强势。

尤其是进入2022年,美元/人民币汇率更是跌破区间震荡,掉头向下,升值动能过于强烈。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这里说的是美元贬值,美元兑人民币的比值下降,这个对应现实,可能做外贸的群体感受比较强烈一点,2020年还能用一张百元美钞换七张人民币百元大钞,到了2022的当下,只能换六张了。

底层逻辑并不复杂:中美疫情差—订单转移—结汇意愿回升—人民币汇率强势。

叠加美国无底线持续宽松增发,对应中国却早早紧缩国内货币环境,此消彼长,美元贬值就成为了必然。

2022年,人民币汇率强势升值,又升破6.34,创2018年以来最强。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不正常,作为强势货币,有着美利坚合众国全球霸权国家信用背书的美元,在管控源头已经全面开启加息的预期管理氛围之下,却没有丝毫走强的信号?

不仅汇率环境中反常,连带着资本市场也拉胯:

2022年开年第三周,美股跌势未止,道指周跌4.6%,纳指周跌7.6%,标普500指数周跌5.8%,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走低,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7%,德国DAX 30指数周跌1.8%,法国CAC 40指数周跌1.0%。

当然,还有美国国内通胀持续,就业率持续低迷,各项经济数据就算经过粉饰也难掩风险……这些都算背景。

虽然说2020年全球爆发的疫情对美国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从货币霸权还是全球军事科技地位,以及世界贸易和经济规则环境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来看,美国就算是骆驼,也不是死骆驼,有一说一,客观理性。

但是被美国全球第一的军事,科技,金融,文化体系全面支撑的霸权货币美元,以及美国的核心资产市场美股,2022年开年的表现,颇为耐人寻味。

一方面,是美元持续走弱,美国国内通胀严重,说明超发美元这个行为对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效果,已经趋于衰竭。

以前,美国疯狂印钱,那些钱跑到全世界,所以美国的通胀上不去。

现在,美国更加疯狂地印钱,全世界都不怎么要了,美国的通胀就飙升。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说明全球经济环境中各个国家和经济对于美元的信用和价值,开始产生了动摇。是好东西,肯定持有,这个不用多解释吧?

另一方面,是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下行: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3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东财

美联储的鸽转鹰预期管理,论市场效果,不能说立竿见影,简直就是反应过度吧?

2022年开年,就跌出了疫情冲击那种熔断和股灾的味道,但是诡异之处,是货币环境还没有开始紧缩。

美国经济维度两个方面的反常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2年,美国在金融层面的掌控力和管控力,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美元信用动摇,美国核心资产市场恐慌,因为资金不傻,美国用货币超发制造的虚假经济繁荣泡沫,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了。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4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中国的经济经济异象解析:货币循环层面的堵塞

2022年开年,中国央行MLF、LPR、逆回购利率,以及SLF利率调降,两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包括央行开年新闻发布会,以及多维度,多渠道的刺激信号释放,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股市却一再暴跌。

央行新近公布的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显示,其三个品种(隔夜SLF/7天期SLF/1月期SLF)、自1月17日起均较之前下降0.1%。同样在1月17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和1000亿的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较之前下降0.1%。

SLF、MLF、逆回购是什么呢?用人话说就是银行从央妈那里借钱、获得资金的利率成本。而银行又是赚息差的,当获得的资金利率低时、放贷出去的利率也会低。

1月20日的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市场报价贷款利率)双降…前者下降了0.1%、后者下降了0.05%。而在前一个月的12月20日,1年期LPR其实已经降了0.05%、相当于1年期LPR连续两月下降。

开年还想着大干一场的股民,基民,甚至是机构,恐怕现在也不敢说什么春节躁动之类的乐观预期了,年前走个红包行情,回本就好。

是不是很真实?政策表达和市场行情出现了背离,现实教做人,比什么道理都管用。

很明显,同样是预期管理,中国的管理层学习和理解能力突飞猛进,但是效果显然和美联储比不了,当然了,适合美国的,不一定适合中国,但是在中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市,高层信号指引无往不利的长期规律之下,走出这样的行情,同样值得重视。

一方面,是外资,北上资金的持续涌入;

另一方面,是内资的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以至于出现了“指数稳定,个股大跌”的诡异局面,国家资本下场,托举大盘,可以说是很无奈了。

说到底,资本这个东西,不分国内国外,都不傻,而对中国政策和经济现状有着绝对认知和经验优势的国内资本,对于国家政策表态的宽松,明显是信心不足。普遍对未来的信贷预期比较悲观。

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是什么?

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些数据,没有任何可见行情,没有明显的现实经济支撑能够表明,央行释放的流动性起到了作用。

2021年亮眼的宏观经济数据背后,对应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趋势的担忧,通过资金用脚投票,表现了出来。

不是国家政策和表达没有用,而是市场信心不足。

市场信心不足,是因为国家对货币的宽松,刺激经济保障运行的钱,还没有真正来到市场,进入经济环境,宏观流动性,出现了堵塞,这就导致了一种在中国经济环境中,非常异常的“政策失灵”的表现。

虽然有些人面对宽松信号,央行喊话已经高潮迭起、以为大水就要汹涌而至了,似乎满世界的都是水、即将肆意漫灌。

但是现实中印钞放水真的这么容易么?央行号令一出、钱就奔涌而出了?

充斥杂音的市场,用现实给出了判断:钱都堵在银行信用端口,以极低的资金成本在金融机构系统和部门之间空转。

央行喊话,政策风向明显,那就不仅仅是信用端管控的问题了。

政策失灵,资本市场信心不足,归根结底,是现实经济环境中,愿意通过信贷借款的人,不够了。

没有杠杆驱动的需求,宽松的货币就不能进入市场,资金成本再低,钱也放不出去,这才是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真实风险!

钱出不去才是问题,如果有投资机会、能赚到更多的钱,当然愿意去贷款。可如果没有什么投资机会、贷款花出去还亏钱,估计脑壳有问题才会贷款负债呢!毕竟贷款是要还的、贷款是有利息成本的。

所以,不是国家不宽松,也不是信用端完全卡死,而是来自于经济环境追逐收益的信心,面对疫情和经济环境,不足。

另一方面,真的需要钱的房地产,又拿不到钱,房地产的行业风险没有出清以前,就不要想金融的钱了,最多市场层面释放流动性,刺激成交,稳住房价,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原则性问题。

2022年开年,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出现的异象,其实是将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中最核心的风险给摆到了台面上:当预期收益很低时,再低的贷款利率也吸引不了人去借款。

在这种情况之下,本质不是货币失灵,而是政策和央行表态,必然会失灵。

中国放水,是通过杠杆和基础货币组合产生的流动货币实现的,但是当下的关键问题,是流动性出现问题了,对应到现实大家可能更有感触,除开刚需买房之外,有什么行业,渠道,领域和方向,是能够有确定性收益,可以覆盖贷款成本的?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管理的核心课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算继续宽松,利率持续下行,对于中国经济环境的刺激,也可以预见并不会收获理想反馈。

不要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推给疫情,中国经济的现实压力和货币堵塞的情况,或许比很多人认为的,要更为严峻和复杂,不然,央行也不会在开年发布会上,用“防止信贷塌方”这样极为罕见的表达和急切的宽松表现了。

经济环境信心和市场预期不足,信贷堵塞,货币循环不畅,是造成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出现异象的根源所在。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5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对比中美经济维度的异象,揭示了什么重要的信号?

美国货币失灵,政策敏感;

中国政策失灵,货币敏感;

这其实是两个国家和经济体,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选择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背向而行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策略所导致的。

中美两国的在2022年经济维度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不同寻常的异象,其实共同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2022年,在中美两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中,在过去两年时间里面,都已经酝酿和积攒了足够引发经济动荡的能量和威力,当然,这是疫情冲击大背景之下,中美对峙,大国竞争,利益博弈复杂过程带来的结果。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的异常,反常的现象和情况,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危机的预示。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说明没有脱离控制,符合规律,但是异常情况的出现,就是危机爆发以前的信号。

从中美两国在经济维度出现的异象表现,说明经济层面的问题,风险,还有威胁,同时存在于两个国家,符合我一直以来对中美竞争的判断,那就是注定是一个斗而不破,过程持续的耐力比拼煎熬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到了不得不分出胜负的关键时刻了。

1、美国收割中国,往中国转移通胀和经济压力的如意算盘已经明确破产,通过加息发动货币潮汐回流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美国已然陷入宽松“药不能停”和收紧“全面萧条”的两难境地。

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管是通胀,还是货币信用危机对应的压力,会持续加大,总是要做出行动和选择的。

2、对于中国而言,过去一年多的紧缩策略,也对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和后续发展,带来了必然的遏制和信心打击,同时,这种国家层面的态度转向和经济调整,难免有用力过猛,勒的太紧的情况,这就让中国的经济,在长期的紧缩和压抑之下,出现了持续缩紧,甚至是个体退缩和躺平的趋势,这就是耐力对峙的代价,勒紧腰带,勒到呼吸不畅了。

但是中国同样面对着两难的局面:现在的背景,是美国要加息,美国要加息,中国要全面降息的话,那中美利差会缩小,资本外流的动力会增加,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坚持了这么久,难道因为国内经济压力,就放弃过程成本,放开货币,然后让美元能够进入中国经济环境顺利实现收割和转移财富?

其实,当前真正的经济情况,依然是美国宽松,中国紧缩,还在对峙和比拼耐力,而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国家,不约而同的都用上了政策放风,预期管理的办法,目的就是提前营造信心,营造预期,而在对方没有真正开始行动以前,不会在真实和关键的货币和经济层面,有什么真正的大动作,大投入。

这场“谁先动谁就输”的对峙,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谁也不想输,谁也输不起。

为什么要预期管理?因为战略层面的对峙,比拼的是战略定力,但是民生经济又不能不管,所以才会有“龙王咆哮,打雷没雨”的经济异象出现。

很明显的是,基于以上的顶层设计逻辑分析,这场对峙和耐力比拼,持续的时间和过程,可能会超出很多人,包括市场的预期和想象,不管对于美国还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来说,真正的拐点或者危机爆发,无法预测,这才是关键。

客观来说,中美之间这一场收割与反收割的耐力比拼,是决定2022年,甚至于未来很长时间里面全球经济走向和未来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如果没有明确,那么,预期管理之下,马照跑,酒照喝,本质不会变,谈机遇和行情也是耍流氓。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6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网络

4写在最后:对于普通群体,经济个体,在2022年如何自处和行动的几个观点分享

基于以上对经济环境异常表现的分析和研究,很明确的一个结论,那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只要大国利益博弈,经济竞争,对抗大于合作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那么对应的国家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就完全没有可能。

这就是2022年开年以来,出现经济异象的硬核解读,光打雷不下雨,这雷响多了,人也就习惯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是不是?

回到中国的经济环境来看,央行急不急,其实并不是关键,因为国家意志和顶层设计考虑的问题和风险维度,显然不是市场维度和微观环境,而是更高的未来空间和生存环境。

当然,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也不会像美国那样用人命换经济。

2020年的疫情,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宁愿牺牲经济也要救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现实的情况就是,在2022年这一场盘桓于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耐力比拼过程之中,如果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没有被自己折腾暴雷,没有饿的伤了元气,那么中国就必然需要保持紧缩,即使宽松,也必然是谨慎,精准,高度理性的滴灌。

与其指望国家开闸放水,全面刺激,不如去期盼资本主义灯塔之国,自由意志山上之城的美国,早一点爆发经济危机,早一点信用崩塌,再不济,早一点加息也行啊!

别一天嘴炮响亮,各种预期管理,资本主义虚伪和套路粉墨登场连轴转,中国这一次,摆明了就是软硬不吃的态度。

所以各位中国的同胞,各行各业,要有清醒的认知和对本质的理解。

文章最后,谈几点个人对于普通中国经济个体,该如何在2022年经济当下环境中自处的观点和看法:

1、警惕来自于楼市和股市的市场杂音,以及各种行情鼓吹,基本面和底层逻辑没有发生改变以前,稍安勿躁,勒紧腰带,才是正途。

2、中国不会全面宽松,即使中美博弈分出胜负,也不会直接大水漫灌,而是必然会走定向输送的模式,通过政策和金融规则指导,有的放矢的进行经济管理。这是必然的大趋势。

所以,不管是从规则认知,行业选择,还是盈利模式等等维度去考虑和努力,一定要跟着国家指明的大方向保持方向一致,最差,也不能背向而行。

比如房地产,教培,重污染行业,剩余价值当做核心利润的血汗工厂……2021已经证明,不管是行业,资金,还是从业者群体,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玩法去看待未来,也不多说,现实教做人。

3、货币超发带来的虚假繁荣,不能解决真正的经济问题和长期留存下来的疑难杂症,所以不管外在的挑战和风险是否消除,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现曾经经济高速发展那种繁华,效率转向质量,野蛮成长转变为稳健安全,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必然方向。

远离一切赚快钱,轻松钱的行业。

4、中国经济经历大国竞争以后,必然进入一个相对于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速较低的周期中运行,在这样的周期,让人躺赚的资产价值,就会遭遇均值回归,对应的,社会财富分配和盈利效率就会下降成为必然,这很好理解,房价涨的越快,造富效应就越明显,贫富分化速度就越快,各种杠杆和负债被消化也就越容易。

这明显就和共同富裕主旋律不符合,所以相对来说,必然会是一个货币管控相对严格的环境,(结合数字人民币的布局和普及)这样的环境,杠杆就是最大的风险。

2022年,对于杠杆和负债风险考量提升,是最基本的环境适应基础素养。

以上,就是对2022年开年,在中美两国经济维度出现的异象,进行的专题深度分析和研究,和各位朋友进行分享。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有关微观经济学的例子-第7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标签: 微观经济新闻资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