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意见簿]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正的社会舆论——兼析“厦门交警粗暴执法事件”的新闻效应(转贴)(转载)

太平洋在线下载 170 4

  (一)

  最近在新浪网上抄得沸沸扬扬的xg111企业邮局xg111net“厦门交警粗暴执法事件”,引起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强烈反响,所有有良知的公安民警都会感到公安队伍因此蒙羞受辱留在心头的沉重,以及在执法工作中遭遇的种种尴尬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这种心有余悸的心理共振现象确实普遍而持续地存在,造成民警深深的困惑:谁能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社会舆论?

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意见簿]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正的社会舆论——兼析“厦门交警粗暴执法事件”的新闻效应(转贴)(转载)-第1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所谓公正的社会舆论,是指媒体和公众对公安队伍的整体现状形成一个客观真实的感知,然后给予一种以法制原则为尺度(而不是以个人情感为尺度)的社会评价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在我国,一方面公安民警对于公正的社会舆论似乎是一种奢望;而另一方面,许多媒体和民众却感到社会舆论对公安民警的监督与制约还远远不够,于是只要逮住机会就会不遗余力地抄作公安“丑闻”。毋容置疑,公安里的败类是应该大曝其光和痛骂一顿的,比如广州市“孙志刚事件”的始作俑者,还有成都市公安人员麻木不仁,以致犯罪嫌疑人的三岁女孩饿死家中……这些事件的发生,令所有正直的民警痛心疾首,社会舆论的鞭笞确实能以儆效尤。

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意见簿]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正的社会舆论——兼析“厦门交警粗暴执法事件”的新闻效应(转贴)(转载)-第2张图片-太平洋在线

  可悲的事情在于,人们在大骂公安败类的同时,总会豪无节制地把不满情绪发泻到所有公安民警身上,转移到公安民警所有的执法过程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很少有人去公正的想一想,败类在哪个行业都有,在公安队伍也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公安民警都在恪尽职守,流血流汗,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社会的安宁。谁都知道,社会的安宁是通过大量的执法活动加以实现的。作为公安机关,法律赋予的职责就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为了公众的利益,势必触及到某些个人利益,日积月累,遭人怨恨在所难免。尤其是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交警针对交通违章人员的纠正处罚乃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更是容易遭致社会舆论的非议。

  那篇“厦门交警粗暴执法” 的稿子,令人感觉极尽渲染,把一些西鳞东爪的主观镜头拼在一起,再通过电影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完成了一条轰动新闻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行业人士一看便知,这是一篇主观臆向很强的报道,其真实性和逻辑性自然大打折扣。但是,它突出了一个主题:公安民警何必如此对付一个弱者?仅此一言,足以掀起轩然大波,把社会舆论引向了强者与弱者的纷争。同情弱者,锄强扶弱,是中华传统道德的一个部分,它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当今的社会舆论。人们习惯于把被执法者纠正处罚的对象看成弱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同情,但是从未真正从法律意义上来认识违章者的社会危害性。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懂得如何把“铁肩担道义,为民鼓与呼” 的使命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上。

  (二)

  在西方法制国家,社会舆论对警察的监督不可谓不严,不可谓不刁,但都是基于法制的立场和民主的原则,而不是凭义气用事,更不是出于狭隘的报复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因此警察完全可以从容地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因为他太平洋在线下载们拥有完善的法制保障体制);可以为民众提供诸多的法外服务(因为他们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理直气壮地严格执法而不受任何干扰(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可以努力履行职责为民众创造优良的社会秩序(因为他们拥有社会的充分激励而焕发出来的超常敬业精神)。这种良性循环的警民关系,没有理性的社会舆论和成熟的国民心态,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酿造成就的。西方舆论对警察执法活动的介入是如何把握的,有一则报道很能说明问题:

  据美国华人报纸《世界日报》报道,2002年8月17日下午4时左右,31岁的杨林和父亲杨德才及妻子邱峻在法拉盛区购物时,将车停在停车线外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这时,一名黑人警察和一名华裔女警察开车巡逻经过,女警察以非法停车为由,给杨林开了一张罚单。杨林上去和女警察争辩,希望她不要开罚单。然而,坐在车内的黑人警察以为杨林企图袭警,下车后蹿上去一手勒住杨林的脖子,另一只手猛击杨林的背部。坐在车内的杨德才见儿子被五大三粗的黑人警察擒住,急忙下车想从警察手中救回儿子,但杨德才的举动同样被警员视为袭警。黑人警察立即通过步话机与当地警察局联系。5分钟内,8辆警车载着20多名警察呼啸而至,他们给杨林戴上手铐,把他推进警车。两名白人警察则将杨德才一脚踹翻在地。杨德才多次试图从地上爬起来,但是都被白人警察脸朝下地压在马路中间。后来,警方逮捕了杨氏父子,并以涉嫌妨碍公务、拒捕和袭警等罪名将他们移交给司法部门处理。美国法律规定,在警察执行公务时,任何与其身体上的接触都被视为违法,警察有权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对方采取行动,以阻止犯罪发生。一名资深的华裔警察也说,在美国,警察执法时有绝对的权威,但大部分华裔新移民都误认为可以和警察讨价还价讲交情,而不知道他们在辩解时所做的任何举动都可能被视为挑衅。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致使类似事件在华人社区屡有发生。

  再让我们看看“厦门交警粗暴执法事件” 的大致过程:

  孙权民骑车送水违章进入公交车道——而且是一辆无牌无证的28寸旧自行车——交警指导员林勋依法纠正,并按规定扣车——孙权民拒绝纠章(已违犯治安处罚条例,可以拘留15天)——交警呼叫巡警支援,欲强制带离当事人以避免围观造成秩序混乱——孙权民大喊救命并以身体动作暴力抗法——民警多次口头警告无效——进入使用警械强制传唤程序——孙权民继续拼命反抗,双方彼此推搡,兼有过激动作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试想,如果孙权民在纽约大街上如此违章并拒绝警察的纠正,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肯定比那个杨林还惨,而且不会得到任何舆论的同情。

标签: 2021社会舆论热点事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